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有感
Posted On 2008年8月4日星期一 at 时间: 12:32:00 by David Lu素问开篇便道出今时之人“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”。“今时”是针对上古先贤而言的,而我们做得比之“今时”之人还要差很多吧。
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”。君不明则生灵涂炭,心不明则无异走肉。仅为满足内心之私欲、一时之痛快而不惜外劳其形,内伤其神。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,今时之人年过半百而动作衰矣,此非时世之异,实人将失之矣。
比如,夏季本应早起,无厌于日。可就为了多睡会儿,一旦睡过了头,就会一整天浑身乏力、毫无精神,真是得不偿失。夏三月,本应使气得泄,宣通腠理。可人们就 是怕热怕出汗怕麻烦,于是便一头钻进空调房,一直待到日偏西……汗是不出了,可毛孔闭合气不得泄。有人会说,不怕,不是还有“孔最”穴吗……
再者,肾乃先天之本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若心常妄动,则肾气终衰。心不静则肾不宁,心肾不交,水火不济,此逆其根伐其本之事还是少想少做为妙。胃为后天之 本,其余脏腑的能量供应站。人际来往酒少不了,逢年过节吃喝不加节制,工作生活又饮食不规律……如此种种叠加起来,则胃危矣!胃不和则寝不安。寝食不安无 异于断其源,则枯竭之时指日可待。有人可能会想,不是还有足三里、大山楂丸和山药芡实薏米来保驾护航吗?可为什么要等它损伤了才来弥补呢?“病已成而后药 之,譬犹渴而穿井,不亦晚乎?是故上工不治已病,治未病。”
说到底,如中里老师所言,疾病就是心态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种心态对应一种疾病。不然怎会有医者常叹:“治得了病,救不了命“呢?治病三分靠药,七分靠养。心之不静,功亏一篑。
心境上,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?
生活习惯上,“顺其自然”,则医者休矣。
--
知行合一
中医都要求“修心”
可见中国古代对“修心”之重视
心术不正,亦为病矣!